提要文摘: | 天国乱后,庚子变前,华夏陆沉,神州明夷。未来的《泰晤士报》驻中国记者、袁世凯政治顾问、外国近代来华的重要人士澳大利亚裔苏格兰人莫理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1862-1920),1893年前往远东,经菲律宾到中国,1894年2月从日本返上海,至汉口后,溯流而上至重庆,再舍舟步行直入川滇,历时百日始到英属缅甸之仰光,可谓穿过大半个中国。遂沿途记事,构成此书。此书可视为一位近代外国来华重要人士对光绪甲午年中国社会风俗人情的一番独特考察,其中关于长江木船航运和西南丝绸之路两大主题的细腻描写和记录尤为珍贵精彩。那些生龙活虎的峡江闯滩场景、恍然如梦的驿路客栈风情、弥漫山间的马帮铃声回响,如复活般被文字唤醒,再配合所附大量的相关精致老照片,本书在读者面前打开了一个没有装饰的晚清中国的古老景图,透过一位来自遥远异域的苏格兰绅士的眼睛,我们重新回到1894年的中国。1894年,就在莫里循旅行结束之后不久,帝国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即将迎来六十寿辰,而甲午海战就要爆发,中国惨败,古老帝国的命运随即开始跌入谷底,也就是在这一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而新兴的美国,则推翻了夏威夷王国的女王,建立了傀儡的夏威夷共和国,开始了吞并夏威夷,走向太平洋的最后步骤。在鼎沸的历史浪潮即将到来之前的那一刻,莫里循笔下的中国人——他们和他们的子孙即将要面对无数苦难和挑战而最终获得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会是一番怎样的面貌呢?阅读本书,不仅只是怀旧。译者李磊,滇人,长于苍山洱海之间,莫氏百余年前川滇所履行迹,于其依稀仿佛,亲切异常,遂振笔迻译,细致考订注释,详解名物地理,使莫氏之书尤精,风土愈加明丽,华夏山川壮丽,景致万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