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价格: | 978-7-5701-0411-6:CNY57.00 |
---|---|
作品语种: | chi |
出版国别: | CN 370000 |
题名责任者项: | 中国艺术学研究书系/.吴晓懿著 |
出版发行项: |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8.8 |
载体形态项: | 256页:;+图 (部分彩图), 摹真:;+27cm |
丛编项: | 中国艺术学研究书系 |
一般附注: |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文艺原创精品出版规划项目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学科共建项目, 项目编号GD17XYS2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 项目编号18BF085 |
提要文摘: | 由于时代久远, 20世纪以前保留下来的战国书法文献非常稀少。在古代文献中以战国文字入字书的有东汉时期许慎的《说文解字》、魏正始年间的《三体石经》、北宋时期郭忠恕的《汗简》和夏竦的《古文四声韵》等。这些字书经过历代的传抄、誊写等发生种种改动, 难以窥视到战国文字的原貌, 给战国书法研究造成了很多困难。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大量的战国文物被发掘出土, 考古成果陆续面世, 由此可以真切地目睹实物上所留下的书迹和铭刻, 成为古文字学、书法学、文献学研究的热点。这为深入研究中国书法艺术和重新认识书法史, 提供了第一手珍贵的资料, 具有很高的书法学术价值。正如陈寅恪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所说: “一时代之学术, 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 取此材料, 以研求问题, 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 |
题名主题: | 汉字 书法理论 中国 战国时代 |
中图分类: | J209 |
个人名称等同: | 吴晓懿 著 |
记录来源: | CN 湖北三新 20191016 |
记录来源: | CN TSG 2019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