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检索

简单检索 多字段检索 组合检索 书目详细信息

用户登录

书目信息 机读格式(MARC)

《一战后日本思想界的对外认识与国家转型:以北一辉和吉野作造思想为例》

一战后日本思想界的对外认识与国家转型:以北一辉和吉野作造思想为例

ISBN/价格:978-7-5201-7718-4:CNY99.00
作品语种:chi
出版国别:CN 110000
题名责任者项:一战后日本思想界的对外认识与国家转型/.赵晓靓著
出版发行项: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12
载体形态项:265页:;+24cm
一般附注: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战后日本塑造价值观和历史观的思想资源研究: 以吉野作造政治思想为视角”(18YJA770026)
提要文摘:本书以近代日本著名思想家北一辉和吉野作造为代表, 梳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九一八事变”期间日本思想界对于中日关系的认识与评价。较之国内同类书目 (史桂芳《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观与中日关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 陈月娥《近代日本对美协调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 本书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色: 第一, 以往的书目在梳理近代日本的中日关系论时往往是以政治家和军人等当代的实权人物为主要研究对象, 而本书则侧重考察思想家的中日关系论。在野的思想家虽然未必有能力改变两国关系的现实结果, 但他们对于中日关系的认识与评价却作为历史观沉淀下来, 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日本人的历史认识。由北一辉和吉野作造所代表的“大亚细亚主义”及“国际协调主义”正是近代以来日本对外认识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大思想潮流。第二, 本书综合运用作者留日期间收集的大量日文原始资料, 具有很强的实证性, 通过对一手资料的实证性分析, 最大限度地揭示近代日本对华认识乃至战后日本历史认识形成的内在机制。
并列题名:Japanese intellectual circles' perceptions of foreign affairs and national transformation after world war I eng
题名主题:中日关系 国际关系史 研究 现代
中图分类:D829.313
个人名称等同:赵晓靓 著
记录来源:CN 湖北三新 20210112
总体评分: (共0人)
我的评分:
共12人预约本书
收藏

馆藏 附件 评论 相关借阅 借阅趋势

评论共 条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