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文摘: |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舆论学始于近代, 随着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引入,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 如梁启超、康有为等在推进社会革新时, 十分重视舆论的力量以及对舆论规律的研究。然而, 我国现代真正科学意义上的舆论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如今我国的舆论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出版了多部舆论学专著, 代表作如: 1988年, 刘建明的《基础舆论学》、杨张乔的《声张自我的艺术--舆论社会学》; 1989年, 孟小平的《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 1990年, 刘建明的《当代舆论学》; 1991年, 徐向红的《现代舆论学》; 1999年, 陈力丹的《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 2005年, 韩运荣、喻国明的《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 2009年, 刘建明、纪忠慧等的《舆论学概论》、许静的《舆论学概论》; 2012年, 李衍玲的《舆论学精要》; 2015年, 宋晖、吴麟等的《舆论学实务教程》; 2018年, 王灿发的《新闻舆论学基础教程》; 等等。这些专著以及与之相呼应的为数众多的论文, 对舆论的本质、功能、表现形态、运行规律以及舆论与国家、社会等的互动关系等进行了持续不懈的探索, 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舆论学理论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