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文摘: | 在初版于1790年的《判断力批判》中, 康德揭示了审美判断的主观先天条件即共通感, 表明鉴赏就是这种共通感的普遍传达, 从而将知、情、意三种人类的本质力量结合为一个整体。审美判断力在康德眼中又构成目的论判断力的前提和本质条件, 只有以人和人的自由为基础方可视为宇宙的终极目的。可以说, 康德意在弥合《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间的尖锐对立而揭橥的审美判断力和目的论判断力不仅在他的整个先验人类学体系中处于核心的位置, 而且他在本书所表述的一系列宝贵的思想, 如自然界合乎目的地向人生成的思想; 人在审美中把自然界当作艺术品、把艺术当作自然、从而使人性得到完善和提高的思想; 人通过追求幸福的合目的性的活动, 即劳动、分工、科学和艺术及政治共同体, 而日益逼近一个目的王国和道德目标的历史进化论思想, 都对后来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直至马克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康德著作素以艰涩难懂著称, 本书可说是《判断力批判》的导读和入门书, 作者的着力点在于吃透文本的基本内容, 并从方法论和康德先验人类学的整体上去观照各章节的具体论述; 你必须谨慎辨明你对文本的每一论证、演绎的理解的范围和界限, 才不至在各论点的过渡和关联中迷失方向。书稿不涉及重大选题备案, 内文无地图。 |